母乳喂养
孕期如何科学补钙才能事半功倍?
发布:2016/11/1 阅读:1715


2000年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对孕中期妇女钙的推荐值为1000毫克/日,孕晚期为1200毫克/日。然而调查显示,我国孕妇的实际膳食钙摄入量为500毫克/日~800毫克/日。

按此标准,目前我国许多孕妇的钙摄取入量是不足的。当然,由于每个孕妇的饮食习惯不同,其钙的实际摄入量也是有所差异的,所以,孕妇对钙的补充应因人而异。所以,不同的孕妇要如何进行科学补钙呢?


1.钙的来源


钙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和药物。孕妇应该以从食物中摄取为主,不足的部分应该用药物来补充。

一是食物来源。钙平衡试验表明,孕妇只有每日摄入1.5克钙,才能达到平衡。我国膳食中钙的来源不足,因此要从均衡饮食结构入手,这不仅是最安全最合理的补钙方式,也更易为人们所接受。

含钙最丰富的食品当属奶类,一般250毫升鲜奶中约含250毫克的钙。孕妇还可多吃些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,如动物肝脏、蛋类、豆类、硬果类、虾皮、芝麻酱、紫菜、海产品、山楂及一些绿色蔬菜。

二是药物来源。如果通过食品还不能满足身体所需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钙产品。如维生素D是钙磷代谢最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,因此在钙片中应适量添加维生素D,以增加钙吸收。但要注意服用钙片后不宜立即饮茶或用茶水服用。


2.孕妇缺钙的症状


1.小腿抽筋

一般在怀孕5个月时就可出现,往往在夜间容易发生。但是,有些孕妇虽然体内缺钙,却没有表现为小腿抽筋,容易忽视补钙。


2.牙齿松动

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主要元素,缺钙能造成牙齿珐琅质发育异常,抗龋能力降低,硬组织结构疏松。

如果孕妈咪感觉牙齿松动,可能是缺钙了。严重时母体骨骼发生脱钙,使骨骼变得软化,甚至牙齿脱落。

3.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

缺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的有一定的关系,如果孕妈们被妊娠期高血压困扰,也许该警惕起来了。

一项对271例孕妇的血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的关系的研究表明, 孕期母体血钙水平有下降。低血钙可能是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的原因之一,低血钙孕妇补钙治疗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。

4.关节、骨盆疼痛

如果钙摄取不足,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,在激素的作用下,孕妇骨骼中的钙会大量释放出来,从而引起关节、骨盆疼痛等。 


除了上述症状,还可以借助孕期血钙检查,在3、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等手段确切了解自己是否缺钙。


3.孕妇缺钙对胎儿的影响


如果孕妈妈不能摄入足够的钙质,对宝宝可能造成如下影响:


1.先天性佝偻病:先天性佝偻病表现为,新生儿囟门增大,前后囟相通,并常伴有低钙惊厥。这种婴儿的母亲常在孕期有腰酸背疼,小腿抽筋,手足发麻等低钙血症症状。

2.湿疹

3.喉喘鸣:喉喘鸣是指新生儿或2—3个月的婴儿呼吸时发出“呼噜呼噜”的喘鸣声。它是由于缺钙引起喉软骨软化所致。如果妈妈及时补钙,就能减少这一病症的发生。

4.宝宝容易夜啼:宝宝老在夜间啼哭,可是又没有其他疾病,其实,这是因为宝宝缺钙,如果宝宝的钙摄入量充足,夜啼的症状就会得到有效控制。 

5.宝宝容易夜惊:由于半岁以前宝宝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,控制能力较差,导致睡觉时易出现夜惊现象,这也是由缺钙引起。钙量充足的宝宝很少发生这种现象。

6.宝宝睡觉时易抽筋

7.功能性腹痛:宝宝腹痛的原因很多,最常见的是功能性腹痛。最近研究发现,功能性腹痛主要是由缺钙引起,缺钙导致神经兴奋性增加,发生肠痉挛而导致腹痛。而补钙,则能治疗这种腹痛。

8.出牙晚

9.影响大脑发育 :孕期是胎儿脑部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。脑细胞的生长、代谢以及脑部的正常运作都离不开钙。因此,钙对于新生儿智力发育与神经系统十分重要,补钙能增强胎儿将来的智力发育。


4.孕妇各阶段的补钙量


1.孕早期-普通摄入 800毫克/天

孕早期钙的需求量与普通成年人需求量相同。每天喝250毫升鲜牛奶或者酸奶,就可以提供250毫克钙,再加上其它食物中提供的钙以及多晒太阳,一般能够满足。无需额外补充钙剂。


2.孕中期-增加摄入 1000毫克/天

胎宝宝快速生长期,摄入量增加。每天要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,对于不习惯喝奶的孕妈咪,每天可以补充500毫克左右的钙片,再吃一些虾皮、腐竹、黄豆以及绿叶蔬菜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


3.孕晚期-进一步增多 1200毫克/天 

随着胎宝宝的持续长大,对钙需求量进一步增多。每日喝500毫升牛奶或酸奶,补充500毫克钙片,再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,才能达到需要的钙量。


5.孕妇补钙饮食中的禁忌


食物中的一些物质会不利于钙质的吸收,因此需要注意。哪些食物是孕妈咪补钙有哪些禁忌呢?


1.草酸

怀孕后,很多孕妈咪开始注意多吃蔬菜水果。但是,有些有涩味的蔬菜含有草酸,如菠菜、苋菜、空心菜、竹笋等蔬菜。草酸在肠道中可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,不易于身体的吸收。

因此,建议孕妈咪可以将含有草酸的蔬菜用水先焯一下,去掉涩味后再烹饪。 


二、植酸

大米和白面中所含的植酸,与消化道中的钙结合,产生不能为人体所吸收的植酸钙镁盐,大大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。

因此,孕妈咪可先将大米用适量的温水浸泡一会,这样米中的植酸酶将大部分植酸分解;而发酵后的面食中产生的植酸酶也能将面粉中的植酸水解,避免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。


三、磷酸

正常情况下,人体内的钙∶磷比例是2∶1,然而,如果孕妈咪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、可乐、咖啡、汉堡包、比萨饼、动物肝脏、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,使钙∶磷比例高达1∶10~20,这样,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“赶”出体外。

所以孕妈们要和碳酸饮料、可乐、咖啡、汉堡包、比萨饼、动物肝脏、炸薯条等短暂告别下啦~


四、钠

孕妈咪摄入过多盐分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,同时还可能导致人体骨骼中钙的更多流失。这是因为盐中含有钠,而肾脏每天要把多余的钠排出体外,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,就会同时耗损26毫克的钙。

所以孕妈咪饮食还是要以清淡为主哦~


五、脂肪酸

脂肪分解的脂肪酸(尤其饱和脂肪酸)在胃肠道可与钙形成难溶物,使钙的吸收率降低。因此,孕妈咪要合理安排好膳食,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。


6.孕妇补钙过量的危害


一.对胎儿的危害


1.影响宝宝智力发育

补钙过量会造成胎儿的骨头过早钙化,过硬的胎儿头骨不仅会影响顺利生产,由此导致的前囟门过早闭合(一般正常宝宝在1岁左右囟门闭合),还会制约宝宝的大脑发育,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。

2.影响宝宝身高发育

胎儿骨骼的过早钙化还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,使长骨的发育受到影响,进而使宝宝身高发育受到限制。

3.降低宝宝的免疫力

另外肠道中过多的钙会抑制铁、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,造成继发性的缺锌和缺铁,并导致宝宝免疫力下降、厌食、生长缓慢、贫血、疲乏。

4.血管硬化、影响视力和影响心脏功能

若是血钙浓度过高,会使钙沉积在内脏或组织,若在眼角膜周边沉积将会影响视力,在心脏瓣膜上沉积将会影响心脏功能,在血管壁沉积将加重血管硬化等。

5.增加宝宝以后患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


二.对孕妇的危害


1.孕妇补钙过量,容易造成胎儿发育过大,顺利分娩有困难。

2.孕妇补钙过量容易导致高钙血症,甚至诱发肾结石。此外,因女性怀孕时子宫会向右倾斜,压迫输尿管,导致右侧输尿管堵塞,又容易造成了妊娠期肾积水。孕妈妈补钙一定要科学适度,否则不但没有达到补钙的目的,还会损害胎儿的健康。


7.补钙6大误区


1.骨头汤不是最好补钙方式!

用1公斤肉骨头煮汤2小时,汤中的含钙量仅20毫克左右,因此,用肉骨头汤补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。另外,肉骨头汤中脂肪量很高,喝汤的同时也摄入了脂肪,孕妈咪可不要将此作为唯一补钙方式哦。


2.隔着玻璃晒太阳不能补钙!

维生素D能够调节钙磷代谢,促进钙的吸收。除了服用维生素D外,也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在体内合成。每天只要在阳光充足的室外,活动半小时以上,就可以合成足够多的维生素D。但是隔着玻璃晒太阳,玻璃会把紫外线全部挡住,起不到合成维生素D的作用,因此无法有效补钙。


3.补钙并非越多越好!

孕妈咪过度补钙,会使钙质沉淀在胎盘血管壁中,引起胎盘老化、钙化,分泌的羊水减少,胎宝宝头颅过硬、胎儿畸形。这样一来,宝宝无法得到母体提供的充分营养和氧气,过硬的头颅也会也会使产程延长,宝宝健康受到威胁。应引起特别注意。因此补钙要科学,千万不要盲目过于补钙。

此外,孕妇补钙要适量,摄入钙过多会影响铁等其他营养素的吸收,可致孕妇便秘和高钙血症。而服用过量的维生素D,反而会引起食欲减退、乏力、心律不齐、恶心、呕吐等副反应。


4.一次大量补钙效果不好!

这样比一次大量补钙吸收效果好。在吃钙片时,可以选择剂量小的钙片,每天分2~3次口服。同样500毫升牛奶,如果分成2~3次喝,补钙效果要优于1次全部喝掉。


5.补钙不是什么时间段都可以!

钙容易与草酸、植酸等结合,影响钙的吸收,因此补钙最佳时间应是在睡觉前、两餐之间。注意要距离睡觉有一段的时间,最好是晚饭后休息半小时即可,因为血钙浓度在后半夜和早晨最低,最适合补钙。


6.婴儿出生就有牙齿不是补钙过多!

有人误以为婴儿出生时嘴里就有牙齿是补钙过多造成的,其实不然,这与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,仔细询问一下家族中的长辈很有可能就如此。

推荐阅读